他是一位極具才華,、個性十足的荷蘭人,,20年前他來到好萊塢,成為叱咤風云的大師級導演,;20年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用回歸和影片來重新審視自己,。
《世界電影之旅》2009年2月8日 22:00分為您奉獻《回歸—保羅•范霍文的故事》
荷蘭導演保羅·范霍文最新作品《黑皮書》在09年登陸了國內院線,, 作為一位馳名好萊塢的大師級導演,他從影35年來締造了許多部世界知名影片,,包括《機器戰(zhàn)警》,、《星河艦隊》等等,,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此前保羅·范霍文的影片卻沒有一部在中國公映,,而我們與導演保羅·范霍文在安塔利亞的相逢,,也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更多地了解他,了解他的作品,。
安塔利亞,,一座充滿異域風情的古老城市,浪漫的時光為它雕琢出獨特的身影,。在和煦的陽光和溫婉的海風中,,一年一度的歐亞電影節(jié)又在這里如期舉行了。
在電影節(jié)期間,,保羅•范霍文不僅領取了大會為他頒發(fā)的榮譽獎項,,同時他還多了一個新的身份—歐亞電影節(jié)的評委會主席。而他二十年后榮歸故里拍攝的《黑皮書》也引起了大家的熱切關注,,在人們對他作品的熱議中,,“回歸”成了大家關注的主題。
保羅•范霍文被喜愛他的影迷譽為“鬼才導演”,,《機器戰(zhàn)警》,、《宇宙威龍》、《本能》,、《星河戰(zhàn)隊》,、《透明人》這些世界聞名的電影作品都出自他的手筆,他的電影里充滿了奇思妙想,,火爆的動作和前衛(wèi)的造型總能讓人驚嘆,。
之所以用回歸來這個詞來形容這位電影人,不僅因為《黑皮書》這部電影是他在好萊塢淘金二十多年后首次歸國拍攝的大制作,而且他也重拾了二戰(zhàn)這一他熟悉的題材。要知道,,當年他離開荷蘭前拍攝的電影《納粹軍旗下》,同樣是反映二戰(zhàn)背景中的荷蘭,,同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天的保羅·范霍文則用一種反思的目光來審視自己的過去和自己的電影,。
保羅:說起來很有趣,,當年我離開荷蘭的時候是1985年,在1978,,79年的時候,,我也拍了一部關于二戰(zhàn)的電影,叫《納粹軍旗下》,是在同一個時代背景下,,但是更具英雄色彩,。
《納粹軍旗下》是當時荷蘭最大成本的制作,描寫了二次大戰(zhàn)時期荷蘭六個大學生參加地下抵抗組織反對納粹的歷險故事,。
保羅:在70年代,那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荷蘭電影,,(放映后)每年都會在電視上重播,,是一部很美的電影。我覺得需要糾正一些東西,,因為拍那部電影時,,所表現(xiàn)的是德國人就是壞的,荷蘭人就都是好的,。但是50年過后,,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好的德國人,也有很多非常壞的荷蘭人,。于是我想要糾正(之前的電影),。
于是就有了《黑皮書》這部電影,同樣是發(fā)生在二戰(zhàn)時期的荷蘭,,一位年青的猶太女子在親眼目睹了家人慘遭德軍屠殺后,,毅然加入荷蘭抵抗組織,投身于荷蘭地下活動的故事,。在這部電影中,,忠與奸不再涇渭分明,故事情節(jié)懸而未決,、惹人猜測,、令人回味。
保羅:也許是當時間讓我們與二戰(zhàn)有了足夠的距離時,,我們能夠將事情分開來看,,所以50年過后,在我的電影里,,有好的德國人,,也有壞的德國人,有好的荷蘭人,,也有非常壞的荷蘭人,。我想我們在同樣一種狀態(tài)下,我們的思維更開闊更多元化,,不是只有單純的好人和壞人,,現(xiàn)在我們可以做這樣的事情了,來反思50年前發(fā)生的事情。
鹿特丹亞太地區(qū)選片人:我覺得可以說他對二戰(zhàn)作了一個很有新意的詮釋,,但我不能拿它和其它的電影比較哪一個更真實,,只能說,他提供了一個新的注解,。
《黑皮書》勇敢地跳出了戰(zhàn)爭題材電影的傳統(tǒng)模式,,它并沒有一味地謳歌人性的偉大或控訴納粹的暴行。影片在拍攝過程中力求還原歷史,,在荷蘭,、德國、以色列等地取景,,以1600萬美元的投資再次成為荷蘭歷史上耗資最大的影片,。
保羅:(與好萊塢相比)對荷蘭或者對歐洲來講這部片子的成本非常高,要籌集各路資金保證我們可以拍到所有的場景,,因為有很多火車,、炸彈、飛機的場面,,還原1945年的戰(zhàn)爭,,那些東西都是真的,飛機都是真的,,沒有任何數(shù)字制作的東西,。所以我有很多理由說這確實是一次非常棒的冒險體驗.
不過保羅應該感到欣慰的是,二十年后再拍二戰(zhàn)題材,,又為他贏得了一個更大的勝仗,。他的影片得到了家鄉(xiāng)人民的喜愛。
溫俊輝:《黑皮書》被選為五十年來最杰出的電影之一,這是在剛剛結束的荷蘭電影節(jié)上網民票選的結果,投票的荷蘭觀眾都喜歡這部電影,事實上我很喜歡他,我認為他很酷.他的電影很令人振奮其實很多人都喜歡他,我想他的最近一部影片,在電視上被投票選為史上最優(yōu)秀的荷蘭電影.為何保羅總是關注戰(zhàn)爭題材影片的創(chuàng)作呢,?這還得從他的童年說起,,他的童年生活籠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陰影之下。1938年7月,,保羅•范霍文出生于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他原本應該擁有和別人一樣的快樂童年,但是,,戰(zhàn)爭的到來改變了一切,。荷蘭被德軍占領。對于剛剛開始記事的小保羅來講,,那時的情景讓他終身難忘,。
安塔利亞電影節(jié)保羅:當時我才只有五六歲,看到飛機轟炸,,硝煙四起,,馬路上鋪滿尸體,,我的父親帶著我在尸體間穿行,那些都是被德國軍隊殺死的荷蘭反抗者的尸首而我只是看著這一切,,哦,,多么壯觀的一幕,土像瀑布一樣飛下來,,人們四處逃命,,就像美國電影里演的那樣,每天嘣嘣嘣,。,。。,。爆炸,爆炸,,爆炸,。童年我沒有成為戰(zhàn)爭的受害者,但它使我對暴力有了更多的承受能力,。
當日后觀眾們被影片中這些緊張,、激烈而又逼真的畫面所震撼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其實,,這些場景就是永遠封存在保羅•范霍文童年歲月中的記憶碎片。
所幸的是,,保羅•范霍文躲過了那場浩劫,。于是,在一片焦土之上,,誕生了那些日后讓我們備受感動的創(chuàng)作萌芽,。
1956年,保羅·范霍文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了荷蘭久負盛名的萊頓大學讀書,,8年后,,他順利地拿到了數(shù)學和物理的雙料博士頭銜,這種頭銜在世界級的導演中是極為罕見的,。而在1965年,,他應征入伍,加入了荷蘭海軍,,退伍之后,,保羅·范霍文開始正式走上他的導演之路。在隨后的幾年中,,他分別執(zhí)導了《在商言商》,、《土耳其狂歡》,、《娼婦凱蒂》等影片。
在這幾部影片中,,保羅將荷蘭青年人和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人物的狀態(tài)發(fā)掘出來,,用真實大膽的鏡頭和直白的表現(xiàn)方式直指人們的內心世界,把那個時代人們之間的愛情觀與現(xiàn)實社會結合得很緊密,,這也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獨特風格,。那時的保羅·范霍文一躍成為荷蘭最受人矚目的電影導演。但是,,真正令他在國際上聲名鵲起的,,還是那部《納粹軍旗下》。
保羅:我拍完《納粹軍旗下》后,,我接到了斯皮爾伯格的一個電話,,他跟我說,來好萊塢吧,,你不應該在荷蘭再拍這種小電影了,,來好萊塢吧,我會為你介紹一些制片公司,,后來他真的這么做了,。事實上是他看了我拍的《納粹軍旗下》,他非常喜歡,,他覺得我應該去美國拍片,。
在美國,保羅·范霍文就像每個初來乍到的導演一樣,,從小成本電影起步,。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冷血奇兵》拍得沒有什么特別,好在票房還讓制片人滿意,,于是一部科幻電影的投資和劇本迅速的擺在他的面前,。
保羅:當時別人給我《機器戰(zhàn)警》這個劇本的時候,我把它扔在了一邊,,我覺得那故事既愚蠢又荒謬,,是我的妻子說服我去撿起來讀下去.
后來這部險些被扔進火爐里的劇本被拍成了電影, 警察莫菲被人陷害,,政府將他的大腦移植到一部金屬軀體的鎧甲之中,。他變成了一部無堅不摧的殺人機器,機械的執(zhí)行各種危險任務,。然而,,絕對不會被禁錮的感情和思維在這個軀體中被喚醒,一場新的懲惡揚善的故事開始了,。
保羅:當我在拍這些科幻電影的時候,,我總是感覺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時代,,或者說我必須要回到童年的狀態(tài)才能夠去拍科幻片,我要去回憶起當年自己是如何崇拜那些超級英雄并驚異于那些神奇的科幻元素.
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并不是很高,,但它取得的票房成功可不小,,著實讓制片人驚喜了一番。1987年的《機器戰(zhàn)警》一舉奠定了保羅·范霍文好萊塢成功導演的地位,,其它的科幻電影也接二連三的排進了他的檔期,。
保羅:(《機器戰(zhàn)警》)非常成功,美國人也因此熟悉了我,,并把我界定為一個科幻片導演,,也因為這樣,我后來想和這種類型的電影保持些距離,,但是無數(shù)的劇本被送到我的桌上,,都是科幻片,因為他們認為,,哦科幻片,,那就給他吧。
隨后,,保羅·范霍文拍攝了反映超級英雄回歸善良的《宇宙威龍》、反映人蟲大戰(zhàn),、決勝宇宙的《星河戰(zhàn)隊》和反映人性邪惡,、欲壑難平的《透明人》等多部科幻電影,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和刺激的場面,,讓保羅·范霍文的金字招牌和票房一樣變的異�,;鸨�
說起他在科幻片領域取得的成功,,也和他少年時期的經歷密不可分,。當保羅還不知電影創(chuàng)作為何物的時候,一本本充滿幻想的漫畫書就開啟了少年保羅的電影夢,。
保羅:在我7,,8,9,,10歲的時候我看那些漫畫,,當時在荷蘭有很多從美國翻譯過來的漫畫書,有超人和蝙蝠俠,,都翻譯成了荷蘭語,,我就是在這些漫畫書的伴隨下長大的,像這樣小小的一本故事書,,有一些圖畫,,像分鏡頭一樣,,一會兒死了,有特寫,,有全景,,就是這樣的故事書,與電影很接近,,就是這樣的漫畫書,。所以我的那些電影差不多80%是基于這些漫畫書。
保羅•范霍文的人生經歷簡直就是一部小說,,苦難總是與幸運相伴在一起,,成功和失敗經常不期而遇,磨難和靈感就像雙生花一般,,讓他的作品風格獨特,。為了跳出大家對他的固有認識,保羅也開始嘗試接一些不同類型的影片,,這其中就包括毀譽參半的《本能》和給他帶來8個金酸莓獎的《艷舞女郎》,。
金酸莓獎是美國著名的 “另類奧斯卡”獎,每年都要參照奧斯卡評獎方式來評選影片,,不過,,他們的理念是“沒有最差,只有更差”,。1995年保羅·范霍文拍攝的《艷舞女郎》描寫了拉斯維加斯的黑暗生活,,但是他沒有想到,影片上映后卻給自己帶來了一片黑暗,,簡直是殺聲四起,、惡評如潮。金酸莓獎慷慨的將“1995年度最差影片和導演”的獎項授予了保羅·范霍文,。
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他說:因為我相信耶穌,,耶穌說:如果別人打了你的左臉,你就把右臉也伸過去,。所以我想那我們就試試看這樣是否能行得通,。我們得了所有的獎,也因為我得了那些獎,,人們開始喜歡上它了,,我不得不8次起身上臺領各種最差獎項,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晚頒獎禮到最后,,大家都變得特別開心,人們開始在現(xiàn)場為我尖叫跳舞,,于是我想:耶穌說的是對的,!
讓人萬萬沒有想的是,,保羅居然親臨現(xiàn)場,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領取該獎項的人,,一時間讓所有同行都哭笑不得,,而保羅的豁達大度卻令影迷們對他刮目相看。
蒂娜:他很特別因為他來自一個小國家,,但他能夠在美國立足拍攝大電影,,他懂得如何在國外拍攝電影,并被外國觀眾接受這是很值得人崇敬的一點,。
戴荻:因此我認為他是荷蘭電影的一個英雄,,他不怎么拍藝術片,他主要拍商業(yè)片,,但他能通過電影傳達一些隱含的信息
有時他的影片娛樂性很強,,你不應該太嚴肅地去看待。
在2001年制作完《透明人》之后的6年里,,保羅·范霍文一直鮮有新聞,,也沒有新的電影作品問世。很多人都懷念當年那個極具才氣和大膽前衛(wèi)的荷蘭導演,,就在這不知不覺地等待中,,保羅·范霍文已經七十歲了。
當他再次用一部新作《黑皮書》宣布了他的回歸,,也開啟了觀眾的期待,。回歸祖國荷蘭,,讓保羅·范霍文異常開心,他在這里找到了久違的快樂和自由,,也讓他有了一種從心所欲的感覺,。
保羅:20年后回到荷蘭,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荷蘭更像一個專業(yè)的電影制造國了,,跟我離開的時候相比,,現(xiàn)在荷蘭在制造更多的電影,而且電影制作團隊,,不只是演員,,是整個攝制組,都非常專業(yè),,可以和好萊塢的媲美,。
好萊塢的輝煌和成就已經拋之腦后,他帶回故土的是他那顆虔誠之心,。他用一個老人的思想和經歷,,重新開啟了自己的人生之門,,回歸到自己最初那個真實而又絢爛的夢想之中。
從《納粹軍旗下》到《黑皮書》,,從荷蘭走向世界,,又從好萊塢回歸祖國的懷抱。二十年彈指一揮間,,保羅·范霍文榮歸故里,,現(xiàn)在的他擁有了更多藝術創(chuàng)作的自由空間,擁有了洗盡鉛華之后的淡定,,而依然不變的就是他巨人般的創(chuàng)造力,!誰也無法預料下一次他將帶給我們什么驚喜。
作者:
shinewor… 節(jié)目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1637 更新時間:20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