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工業(yè)革命的璀璨光華中,,電影與汽車幾乎同時登上了新時代的舞臺,。體現(xiàn)機械的力量與速度之美的汽車與誕生于化學魔力和光影技巧的電影,,就這樣彼此輝映著邁開了技術與美的舞步,,汽車與電影各自尋覓著自己的道路,又在相遇時分,,共同舞出精彩的光影交響,。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汽車誕生的德國山地小城,在這個以汽車文化為驕傲的美麗山區(qū),重返汽車初登人類舞臺的歷史時刻,,追尋百年來汽車與電影的金玉良緣,。
斯圖加特是現(xiàn)代汽車工業(yè)的重鎮(zhèn),不僅奔馳,、邁巴赫和克萊斯勒的總部在此,,這里還是保時捷的生產(chǎn)基地和兩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的大本營。俯瞰這個城市的全景,,不像在大多數(shù)歐洲城市首先看到的各類教堂的尖頂,,在斯圖加特,目光所及之處,,最醒目的卻是奔馳汽車的巨大標志,,佇立于斯圖加特火車站的上方。就是這個被汽車產(chǎn)業(yè)與汽車文化引領著的城市,,可以帶領我們走進汽車最初誕生的地方,。
1882年,德國工程師戈特利普•戴姆勒搬到了斯圖加特郊外的別墅中,,花園明亮的大溫室成了他的工作間,。四年后,戴姆勒購買了一輛名為美國號的四輪高級馬車,,這輛原本作為他妻子生日禮物的馬車,,卻因戴姆勒的改裝而改寫了汽車的歷史。當戴姆勒把他制造的新型單缸發(fā)動機裝到馬車的后部,,世界上最早的四輪汽車誕生了。我們可以在美國電影發(fā)明者愛迪生拍攝于1900年的黑白電影《汽車游行》中一睹這些最早期汽車的芳蹤,。汽車這一新鮮的交通工具,,很快就被嗅覺敏銳的時代魔鏡:電影,記錄進影像的史冊,。
這輛看上去與馬車毫無二致的優(yōu)雅座駕,,事實上已經(jīng)開啟了人類交通的新紀元。汽車的魅力很快便被社會的上層階級所青睞,,我們可以在卓別林的早期電影中看到,,汽車象征了一種新時代的富足生活。在影片《尋子遇仙記》的開篇,,一個貧窮的婦女懷抱著一個嬰兒,,她把孩子放進小汽車中,期待著孩子被富人收養(yǎng),,有個幸福的未來,。而在影片《城市之光》里,醉酒的富翁把錢和汽車送給流浪漢查利,使查利得以買走賣花姑娘的花,,并送她回家,,為流浪漢開啟了夢幻的愛情天地。當我們來到另一位汽車發(fā)明者本茨的紀念館,,我們發(fā)現(xiàn),,就像在電影里一樣,汽車就像一只魔法南瓜車,,為人類帶來嶄新的生活,。
比戴姆勒早幾個月發(fā)明汽車的卡爾•本茨先生沒有工場、沒有資金,,他的妻子就變賣了嫁妝和首飾,。經(jīng)過幾年餓著肚子拼命地工作,他終于在1886年1月29日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fā)動機三輪汽車,。1926年,,本茨先生的奔馳汽車公司和戴姆勒汽車公司,為了避免日益增大的汽車工業(yè)中互相排擠,,兩大汽車巨人終于走到一起,,創(chuàng)辦了舉世聞名的梅賽得斯-奔馳汽車公司。作為世界上最源遠流長的汽車品牌,,奔馳一直以來都是活力與激情的象征,。在影片《美國美人》中,女主人開的就是奔馳M級越野車,,豪華昂貴,,作為家庭第二輛車,兼具了運動和多用途功能,;既表現(xiàn)了她賢妻良母的一面,,同時更展示了她追求青春活力、努力尋求生活激情的一面,。而在影片《史密斯夫婦》中,,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以一對結(jié)婚多年有點互相厭倦的慵懶夫婦形象出現(xiàn)在盥洗室里。但當兩人梳妝打扮之后來到車庫,,我們眼前便赫然一亮,,兩大名車靜悄悄地停在面前,其中一輛便是精巧別致的奔馳C-Class,,頓時讓人對這對夫婦刮目相看,。
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博物館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展現(xiàn)120年汽車歷史的博物館,在展覽面積為16500平方米的9層建筑物中,,1500件不同時代的展品為我們連結(jié)起汽車歷史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汽車的發(fā)明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交通方式,,它更為電影帶來新的活力。汽車與火車以及隨后而至的飛機,、汽艇等新時代的交通工具,,將打打鬧鬧的電影把戲變成一場恢弘浩瀚的視覺奇觀。在最初,,正是與卓別林齊名的美國影人巴斯特•基頓改善了現(xiàn)代電影十分流行的追逐戲場面,。基頓特別注重“飛車”的高速效果,,在影片《稻草人》的最后,,基頓與農(nóng)場主的女兒坐上一輛汽車私奔,在馬路上與后面的車來回交錯地行駛,,基頓還要在車上做危險的避讓動作,。從這里追車戲的驚險感,已經(jīng)可以預見今日好萊塢花樣翻新而不可或缺的車輪大戰(zhàn)了,。如今,,汽車在影像中往往成為男性的圖騰,在警匪片中能夠從滿是彈孔,、傷痕累累的汽車中走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百戰(zhàn)英雄。
隨著時代的演進,,汽車與電影的關系也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從銀幕上的背景到連接人物關系的豪華工具,到最終的銀幕主角,,好萊塢出現(xiàn)了不少類似《極速六十秒》,、《速度與激情》系列、《的士速逮》系列等純粹圍繞靚車講述故事的電影,。特別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公路電影誕生了,。如影片《邦尼和克萊德》、《逍遙騎士》,、《末路狂花》,、《杯酒人生》等,電影的主人公在占電影絕對篇幅的汽車旅行中,,完成生命體驗和思想變化,。這時,道路即是命運,,而各式的汽車則象征著不同的人生,。在斯圖加特的另一座汽車圣殿——保時捷汽車博物館里,一輛輛魅力十足的經(jīng)典車型,為我們勾勒著不同風范的汽車人生,。
在這座5600平方米,、充滿現(xiàn)代風格的博物館里,陳列了大約80款保時捷時尚車型,,它們曾經(jīng)引領著不同時代的人們,,走進一個自由馳騁的新天地。保時捷在電影中往往是讓人艷羨的對象,,因為在歐美各國,,單身貴族和有錢的年輕人,無不以擁有一輛保時捷作為榮耀之一,。休•格蘭特主演的影片《九月之癢》便從他購得夢寐以求的保時捷開始,。不同的汽車象征著不同的社會階層與人生境遇。林肯車往往是高官和富豪的座駕,,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老大靠邊閃》中,,便有黑手黨乘坐林肯車的場面。而如果迎面開來一輛寶馬,,那么乘客的身份往往被設置為中產(chǎn)階級,,其他的一般階層往往開福特車。至于演藝明星在公眾面前,,則會乘坐加長林肯或者凱迪拉克出現(xiàn),。
昨日的前衛(wèi)時尚造就了今日的懷舊經(jīng)典。那些造型雅致的老爺車在創(chuàng)造了曾經(jīng)的輝煌之后,,并沒有退出歷史的星空,。如今,有許多表現(xiàn)老爺車的電影,,讓那些舊日的銀幕明星散發(fā)著歷久彌新的醇香,,征服今日觀眾的目光。在德國慕尼黑附近山區(qū)的阿莫朗小鎮(zhèn)上,,有一座汽車歷史博物館,,它的創(chuàng)辦者恩斯特•德萊貝格收集了220輛老爺車,這些來自昨日的汽車經(jīng)典,,如今已經(jīng)成為許多歐美電影矚目的汽車老明星了,。
在電影中,老爺車往往象征著一種超越時間的優(yōu)異品質(zhì)與不滅的氣概,。如布魯斯•威利斯在1996年主演的《不敗梟雄》中,,就曾動用過20世紀30年代年產(chǎn)的福特汽車,其粗狂硬朗的氣質(zhì)充滿懷舊色彩,,更成為此片向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硬漢電影獻上的一份敬意,。在影片《老爺車》中,,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演的倔老頭沃爾特,為了保護自己和他的老爺車,,毅然拿起了雙管獵槍,。曾經(jīng),他是為了國家而戰(zhàn),;而現(xiàn)在,,這個倔強的老人是在為捍衛(wèi)自己的家園和尊嚴而戰(zhàn)。這部影片無疑再次喚起了美國觀眾對于捍衛(wèi)個人自由的質(zhì)樸激情,,伊斯特伍德以78歲高齡,,再次創(chuàng)造奇跡,與他老而彌堅的老爺車一起成為美國傳統(tǒng)價值觀所推崇的平民英雄的象征,。作為一部小制作電影,,此片獲得驚人的票房成功。
博物館的創(chuàng)建者是恩斯特•德萊貝格,,就居住在阿莫朗,,所以這個博物館也建在此地。據(jù)介紹,,德萊貝格與汽車沒有什么特殊的淵源,,完全是出于激情,才在這里建造了一間汽車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展出的重點,,是20世紀20至30年代出產(chǎn)的汽車,以及那個年代生產(chǎn)的一些梅塞迪斯•奔馳和寶馬等限量版車型,,就是說,,所有那個時期最先進最炫目的車型,這里都有收藏,。
我們的腳步輕輕穿過這些精美考究的老爺車,,彷佛翻開一頁頁恣意悠揚的史詩,重現(xiàn)著一幕幕新潮與懷舊交織的技術與美的歷程,。汽車和電影交相輝映,,不斷為我們開啟駛向未來與夢想的畫卷:我們都記得極富于想象力的無輪奧迪RXQ,馳騁在影片《我,,機器人》中,;我們更不曾忘記那輛有環(huán)保色彩的垃圾燃料時空穿梭車,帶領著我們《回到未來》,;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炫目飛車來自影片《蝙蝠俠》,那部有蝙蝠尾翼和鯊魚腮裂的蝙蝠車,,為我們在黑暗中贏得光明與勝利,;即使在影片《第五元素》中布魯斯•韋利斯的飛行器顯得無比邋遢也沒有關系,,這輛沒有輪子的紐約出租車照樣飛馳在未來的世界里,行俠仗義,。汽車以電影的方式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當我們在現(xiàn)實中與這些老爺車悠然相遇,或許在未來的某部電影中,,我們還將與它重逢在一個非凡的時刻,。